研究發現大麻油如何促進皮膚傷口癒合
大麻有多種形式,包括食品、吸入式、酊劑、油等,都已被證實具有無數的治療功效。
通常情況下,大麻是通過人體的內部系統攝取,如吸食、食用、飲用或舌下服用。這些方法使大麻素能夠在人體內部發揮作用,進而實現治療效果。然而,大麻外用製品的使用正在快速增長。
含有大麻素的外用藥物,如貼片、油膏、乳霜和軟膏等,被證實對皮膚應用具有治療特性。特別是大麻二酚(CBD),其強大的抗炎特性有助於傷口、潰瘍、局部疼痛、細菌感染等的治療。
最近一項科學評論的結果最初由 Marijuana Moment 發布,進一步支持了關於大麻油在各種應用中的有效性,尤其是針對皮膚傷口的研究。該報告由來自泰國和印度的學術機構研究人員分析了大麻油對傷口癒合過程中的活性氧(ROS)的影響。這些化學物質會損害組織和細胞,導致傷口癒合時間延長。
“活性氧水平的增加可能會加劇炎症和細胞損傷,從而阻礙傷口癒合,”研究報告指出。“CBD 的抗氧化特性能夠減輕這些影響,為組織再生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研究人員還發現,大麻油有助於減少 ROS 造成的氧化損傷,從而提高傷口的抗氧化機制,進而加快癒合速度。
“特別是大麻油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CBD 和 THC,在調節活性氧方面發揮作用,顯示出促進皮膚傷口癒合的潛力,”研究報告指出。此外,作者還提到大麻的鎮痛和抗菌特性,有助於降低微生物感染風險。
CBD 外用藥物對皮膚潰瘍的療效超越傳統藥物
2023 年,來自意大利的一項研究發現,CBD 外用藥物在治療因硬皮病引起的皮膚潰瘍方面,比傳統藥物更有效。該隨機試驗數據發表於 Advances in Skin and Wound Care,專門針對由硬皮病導致的數字潰瘍(指尖潰瘍)。
研究人員比較了外用 CBD 油與傳統治療的效果。在 25 名患有數字潰瘍的患者中,隨機選擇一部分使用 CBD 一個月,而另外 20 名患者則使用傳統治療藥物。
結果顯示,使用 CBD 的患者相比於對照組患者,疼痛緩解更顯著,且傷口癒合更有效。
“雖然在研究開始時,CBD 組和對照組的疼痛評分(NRS)沒有顯著差異,但在一個月後,兩組之間的疼痛評分差異顯著。”研究人員指出,使用 CBD 的患者疼痛指數降低了 29%,而使用傳統藥物的患者僅減少 6%。
CBD 外用藥物對皮膚癌的潛在療效
在一份針對 64 歲女性的病例報告中,她有鱗狀細胞癌(SCC)的病史。研究人員發現,使用 20% CBD 軟膏可有效治療癌變病變。
參與研究的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和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 的研究人員分析了該患者,並總結道:“她自發地每天兩次塗抹大麻素油,病變在四週內完全消退。她手部的幾個經過活檢確認的鱗狀細胞癌病灶,也在相似的治療後完全消退。”
“惡性癌症和慢性皮炎在四週內完全消退。我們將其皮膚腫瘤的清除歸因於大麻二酚。”然而,研究人員建議,需要進一步探索 CBD 對於鱗狀細胞癌及其他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潛在療效。
外用應用的優勢
無論是治療皮膚傷口、潰瘍、皮膚癌或疼痛,通過皮膚傳輸大麻素是一種極佳的方式,因其抗炎和抗氧化特性。畢竟,皮膚中含有豐富的大麻素受體,包括 CB1 和 CB2,這些受體主要存在於皮膚細胞如皮脂腺、角質形成細胞以及多種感覺神經元中。這種直接的受體表達,使得大麻素更容易作用於皮膚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外用或經皮給藥方式還能繞過腸胃代謝,也稱為“避免首過代謝效應”。這樣可以保持穩定的藥效,並且比口服或吸食方式作用更持久,且不會產生吸食 THC 可能帶來的精神活性影響。因此,即使使用含 THC 的外用產品,也不會讓人產生“飄飄然”的感覺。
結論
大麻外用產品對於皮膚病患者來說,具有廣泛的益處。由於其抗炎、抗氧化和抗菌特性,人們越來越能理解它在促進傷口癒合和減輕疼痛方面的強大作用,甚至比許多傳統藥物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