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大麻使用者和曾經使用者的前列腺癌發病率顯著低於非使用者。
每天使用大麻能預防前列腺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當前和曾經使用大麻的人的前列腺癌(PC)發病率低於非使用者。
替代藥物需求迫切。在美國,每八名男性中就有一人在其一生中會被診斷出患有前列腺癌,這是最常見的非皮膚癌。因此,男性被鼓勵在為時已晚之前進行PC篩查。
這項名為“Marijuana Use May Be Associated with Reduced Prevalence of Prostate Cancer: A National Survey on Drug Use and Health Study from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的研究發表在2024年5月的《生物醫學》期刊上。該研究由Turab Mohammed、James Yu、Yong Qiao、Youngchul Kim、Eric Mortensen、Helen Swede、Zhao Wu和Jingsong Zhang共同撰寫。
NORML報告稱,來自康涅狄格大學醫學院和佛羅里達州坦帕市H. Lee Moffitt癌症中心與研究所的研究人員評估了大麻消費與PC之間的關係。
這項研究代表了2503名參與者的全國性樣本。研究人員報告稱,年齡在50至64歲之間的當前或曾經使用大麻的受訪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顯著較低。
為了獲取數據,研究人員使用2002年至2020年的全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數據進行了一項橫斷面研究。獨立變量是大麻使用狀態(當前、曾經、從未),而依賴變量是自報的PC(是,否)。
大麻的抗癌作用已經被探討了一段時間。科學家們建議這一發現提供了“大麻成分抗癌作用的生物學支持”。許多臨床前試驗記錄了大麻素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能力。
研究人員指出,與非使用者相比,大麻使用者和曾經使用者的PC發病率顯著較低。
報告中寫道:“當前大麻使用者(46/145, 31.7%)和曾經使用者(323/1021, 31.6%)的PC發病率低於非使用者(534/1337, 39.9%,p < 0.001)。” “在老年人(≥65歲)和非西班牙裔白人亞組中,使用者與非使用者的PC發病率較低(36.4%對42.4%,p = 0.016;28.9%對38.3%,p < 0.001)。在年輕人(50-64歲)或其他種族/族裔中,使用者和非使用者之間的PC發病率沒有顯著差異。在多變量分析中,曾經使用大麻與從未使用相比,PC較低(比值比=0.74,95% CI 0.62-0.90,p = 0.001)。當前使用也顯示出降低的趨勢,但統計上不顯著(比值比=0.77,95% CI 0.52-1.14,p = 0.198),可能是由於樣本量較小。我們從一項大型全國調查中獲得的數據進一步支持了大麻使用與較低PC發病率之間的聯繫。”
在個案研究期間,受訪者報告了輕微的挫折。但到2022年底,受訪者報告她的症狀“完全解決”,並恢復了全職工作。
大麻在癌症治療中的潛力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於2022年宣布向研究大麻治療癌症的研究人員提供資助。
NIH的國家癌症研究所於5月5日發布了一項名為“關於大麻和大麻素在癌症中的基本機制的特別關注通知”(NOSI),目的是“促進研究以了解大麻和大麻素如何影響癌症生物學、癌症截獲、癌症治療和抗藥性以及癌症症狀管理的機制”。
通知中,NIH解釋了這一努力背後的原因是由於越來越多的癌症患者尋求用醫用大麻來緩解症狀,但研究還不夠多,無法證實其有效性。“癌症患者使用大麻和大麻素來管理癌症和癌症治療的症狀,包括食欲不振、噁心和疼痛,”通知中寫道。“最近的調查證據表明,四分之一的癌症患者曾使用大麻來管理症狀。儘管大麻和大麻素的使用增加,但關於其健康影響的研究,包括潛在的危害和益處,仍然有限。”
報告還簡要介紹了通過動物模型和癌細胞系對人體中各種大麻素受體的活性進行的研究。“癌細胞系實驗表明,THC和CBD可以介導許多抗腫瘤作用,包括誘導細胞凋亡和抑制細胞增殖、侵襲和血管生成,”通知中寫道。“這些抗腫瘤活性已經導致THC和CBD對膠質母細胞瘤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臨床試驗。雖然臨床前研究顯示大麻素對癌細胞有不同的影響,但仍需要更深入地了解大麻素信號傳導如何影響癌症生物過程中的腫瘤促進和抑制機制。”
新報告揭示了大麻可能在某些癌症類型中發揮的作用,特別是前列腺癌。
原文:https://hightimes.com/study/cannabis-use-linked-to-lower-rates-of-prostate-cancer-study-sho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