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發表於《進展於神經心理藥理學與生物精神病學》的研究發現,大麻二酚(CBD)可能有效降低由炎症引起的發燒。研究顯示,CBD 透過調節與壓力及炎症反應相關的生物通路,在小鼠中降低了發燒。
作者: 麻利奧
混合使用大麻和酒精會對不同的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兩種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相當複雜。對於某些人來說,同時使用大麻和酒精(俗稱“cross-fading”)可能會帶來愉悅的效果;對其他人而言,則可能會引發不受歡迎的副作用。
癌症治療的領域不斷進步,患者亦開始探索多種途徑以減輕症狀、提升生活質素。其中,大麻已成為癌症病人尋求舒緩疼痛、噁心及其他與病情或治療相關之不適症狀的重要選擇。隨著癌症患者對大麻的使用愈趨普遍,國家癌症研究所 (NCI) 強調有迫切需求將大麻在聯邦層級重新分類。本文章將深入探討此呼籲重新分類的原因、現行法規對患者及醫療的影響,及大麻重新分類後可能帶來的潛在好處。
佛羅里達州的大麻合法化公投倡議活動近日推出了一則新廣告,其中展示了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支持這項大麻改革提案的片段,並呼籲選民「與他一起」支持這項措施。
隨著全球自閉症發病率不斷上升,尋找有效治療方法以緩解自閉症的多樣症狀變得至關重要。最近的研究開始探索大麻中的大麻素(特別是CBD,即大麻二酚)的潛在治療效果。
一項由部分聯邦機構資助的新研究發現,美國成年人普遍不信任從政府或醫療來源獲取有關大麻的資訊,而是更多依賴朋友、家人和網路。這項調查針對1,161名成年人的全國性調查顯示,政府機構是最不受歡迎的大麻資訊來源(僅有4.7%的人表示從政府機構獲取資訊),而醫療保健提供者的比例為9.3%,略高於大麻銷售商(8.6%)。
一項關於大麻潛在療效的新科學評論指出,除了大麻植物中常見的THC和CBD之外,「各種較少為人知的植物大麻素,以及萜烯、類黃酮和生物鹼」也可能展現多樣的藥理活動,並可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
加拿大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麻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愉悅,這證實了許多大麻使用者長期以來的直覺。研究得出結論:「與清醒聆聽相比,大麻對聽覺體驗的影響總體上是增強的。」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富含大麻二酚 (CBD) 的大麻葉萃取物可能是一種有前景的天然殺蟲劑,該研究發現此萃取物能有效殺死傳播黃熱病的蚊子幼蟲,甚至對抗傳統殺蟲劑已無效的蚊種。
『萊氏症候群』(Leigh Syndrome)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線粒體疾病,目前沒有獲批的治療方法。然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每日給予大麻二酚 (CBD),可以延長 萊氏症候群 患者的壽命並改善其症狀。
一項由美國醫學協會發表的新研究顯示,醫療大麻的使用對工作記憶、獎勵處理和抑壓控制等認知屬性並無顯著影響,這與長期以來大麻負面影響記憶和其他大腦健康指標的刻板印象相悖。
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關於懷孕期暴露於大麻環境中,與兒童精神健康結果之間複雜的關係。隨著全球大麻合法化趨勢的推進,懷孕婦女使用大麻的情況日益增多,引發了對胎兒發展影響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