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關於大麻潛在療效的新科學評論指出,除了大麻植物中常見的THC和CBD之外,「各種較少為人知的植物大麻素,以及萜烯、類黃酮和生物鹼」也可能展現多樣的藥理活動,並可用於治療神經退化性疾病。
加拿大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大麻可以讓音樂變得更加愉悅,這證實了許多大麻使用者長期以來的直覺。研究得出結論:「與清醒聆聽相比,大麻對聽覺體驗的影響總體上是增強的。」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富含大麻二酚 (CBD) 的大麻葉萃取物可能是一種有前景的天然殺蟲劑,該研究發現此萃取物能有效殺死傳播黃熱病的蚊子幼蟲,甚至對抗傳統殺蟲劑已無效的蚊種。
『萊氏症候群』(Leigh Syndrome)是一種罕見且嚴重的線粒體疾病,目前沒有獲批的治療方法。然而,一項新的研究顯示,通過每日給予大麻二酚 (CBD),可以延長 萊氏症候群 患者的壽命並改善其症狀。
一項由美國醫學協會發表的新研究顯示,醫療大麻的使用對工作記憶、獎勵處理和抑壓控制等認知屬性並無顯著影響,這與長期以來大麻負面影響記憶和其他大腦健康指標的刻板印象相悖。
一項最新研究提供了關於懷孕期暴露於大麻環境中,與兒童精神健康結果之間複雜的關係。隨著全球大麻合法化趨勢的推進,懷孕婦女使用大麻的情況日益增多,引發了對胎兒發展影響的擔憂。
一項新聯邦資助的研究發現,使用大麻的父母通常不會在孩子面前吸食大麻。然而,這些使用大麻的父母在吸食大麻的同一時段內,顯著地更有可能展現出「正面教導」行為。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使用醫療大麻三個月後,患者在多個健康相關的生活質量(HRQoL)指標上均有所改善,包括身體機能、身體疼痛、社交功能、疲勞以及整體健康狀況。
一項針對風濕性疾病(如關節炎)患者使用醫用大麻的研究發現,超過六成的患者報告稱他們使用醫用大麻來替代其他藥物,包括非甾體抗炎藥(NSAIDs)、鴉片類藥物、助眠藥物和肌肉鬆弛劑。大多數患者還表示,使用大麻使他們能夠減少或完全停止使用這些藥物。
一項針對克隆氏症(CD)和潰瘍性結腸炎(UC)等發炎性腸病(IBD)的大麻療法研究綜述顯示,大麻素療法有助於減少疾病活動,並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
一項最新發表的研究表明,使用大麻來緩解經期不適的高CBD廣譜陰道栓劑,與「顯著減少經期相關症狀的頻率和嚴重性」以及其對日常生活的負面影響有關。
一項針對 THC 和 CBD 結合效應的最新研究顯示,與廣泛流傳的觀點相反,CBD 可能實際上會加強大麻的致醉效果,而非減弱它。